你的位置:
金刚瑜伽圆满法

金刚瑜伽圆满法

                    传法前开示                

                   尊海  翻讲
    密乘金刚总持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开示云:「你们今天向我求法,无论作上师的和当学生的、或以禅为食的、具神通力的、智慧超群的、或气功出奇的、乃至智慧圆满的,我首先得告诉你们,我这里学佛法,不准讲神奇古怪,高谈空鉴,一口一个传承,脱离实际说玄虚,开口一个大圆满,闭口一个无相法,启齿不谈无上部,就求金刚瑜伽圆满法。说实话吧,如果世间法的基本行为都不正,狂言妄求之心是没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话,那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练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在应照中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万行、十善、四无量、诸戒为尺度,在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个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诸行,以做到大公无私,舍己利人,热爱和平,做到一个社会敬爱的善知识。以此为初基,而后进修加正二行,结合显轨深入密

义,就容易超凡脱俗成为大德了。」

尊海自序

余幼皈依佛门,虔诚行持净土禅密,深得三宝上师悲悯,施以正法而得受用。余曾依止贡嘎、根桑、督嘎等仁波且,受以灌顶,修习密法,深入大圆满诸义。中晚相交于西藏宁玛、格鲁、萨迦、噶举诸派及海外大德呼图克图,过从甚密,深得相互劝习,深入般若菩提心故,心佛道交,制缘顿熟。闻仰谔大师来中国,余速面礼。大师已知究里于先,命录余经历而备,分毫不差,如见其肺肝然。渡十五良晨而为灌顶、打七,余见坛中出诸圣境,曼荼罗相,有佛来潮。后又十五,余赴嘎丹山灰岩金刚堡,蒙受仰谔大宝密乘总持大法王悲悯开坛示法。上师威威而于金刚狮子座,示现法力,三洲感应,所取金刚瑜伽圆满法本,由一二两许金刚杵压于法本之上,未过关者重以万斤,威然不动,同参取法者活佛,抢前取之不成,有索朗丹珠取之,顿然三昧而烧其手,火入心肝惨叫失礼,泣泣均未过关。余复顶礼连透三关,如饮甘露,杵量无斤,清凉殊胜而加持,透三关中三昧火光顿然授记,法力显现难以词表,实相如是而无妄语。余修持七十春秋,首遇真实至高法王无上正法,此乃众生福报,诸佛菩萨加持自他。


金刚瑜伽圆满法上卷

金刚总持
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 转造

记实礼赞

密乘总持大法王仰谔大师无垢三昧,菩提圣心悲悯众生,于般若慧海感得众生学佛修行者成就甚微,其因之故主在未解佛示真义,多在高谈空见,或作世相潮流,误以传承为真实佛法的标准,不以真实佛法为所依标准,对法义盲解观修,不犯越罪即犯轻罪,反之不生菩提之心,不以大悲为基,誓为修行举动造业,多辱我佛八万四千法门之真谛。今修行者流弊颇盛,仰谔不忍众生一心学佛而入误径,为宏扬释迦正法,大师特示以我佛密传金刚部瑜伽圆满成就法。尔时示法之期魔宫震动,魔子魔孙大失道行,魔王悲怒欲绝,正于古年五月初二,大师示法圆满正文之日,魔王恼怒欲灭此法。先灭仰谔以断大师次日安咒语圆满法义后,将此法传授大德活佛法师,而为灌顶宏扬成就众生。当日申时魔王于无明中,以雷电不接之速,突施无上魔力,空茫无相而来,一时护法难敌,大师顿断气息而死。死后肉体色如粉玉,身冷如冰,脉穴尽无,离别人间转入中阴。尔时护法急呼空行驾到,三密齐抄,此本法要,仰谔住空寂中亦显是法。顿然观音威神示现,魔王败阵而逃,大师终转人间。五月初三日修定此记,得诸佛加持,突嗅异香扑鼻,颇为浓烈,非凡香可比其殊胜,空行与护法均一复受用。
    仰谔今说四条语证而为誓愿
    1. 示法圆满正文日期古年五月初二,五月初三安入咒语圆满功德。
    2. 魔害时间古年五月初二申时,治我于死地。
    3. 得救我返转人间是观音威神示现。
    4. 次日上午修定纪实此文时,传来异香扑鼻。

所言四条若是妄语虚造,我仰谔入无间地狱,若是真实不虚,我与众生福慧齐生,早证无上菩提,三身四智。
    大师悲悯众生之故而表誓愿,可见此法乃死敌之王,渡生之无上圆满金刚部法,故使得魔王震怒,欲治仰谔大师于死地轮回,断此无上法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法招大魔,小法招小魔。世尊在世,魔军亦常与佛长斗,佛之大弟子舍利弗,亦招到利色魔重击,几乎打掉道行。观音法大成就者白尊者,能感诸天护法,七龙朝拜于南海,于北京亦招魔王之击,而佛救还生。
    行者凡遇魔来,一心持咒此法心要,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魔王无以于伤。大师已度中阴,为此法捷要亦返人间,实见观音此法威神之力如是,何况小魔者也。

是故应顶礼 观世音菩萨
侍者按:
    大师乃深通显密、妙谙五明,对密宗金刚乘四部瑜伽圆满无缺,而且他是密乘总持大法王。他说:「佛法修学不可分大小,唯在法完整、法器相应则是大法,有阿阇黎将法作成大小分别是不应该的。」又说:「我曾修时轮金刚、大威德金刚最高尊、上乐金刚、大圆胜慧、妥噶以及五部大手印,乃至七日成就等法,应是密宗最高无上之王法,当然威力感应无穷,但均未使得魔王震怒。今日示法魔军慌神前来灭法,由此鉴知此法不愧大法中大,金刚瑜伽圆满成就法中之圣也,故佛立为金刚乘无等等法,今见因缘实相如是。」大师之言行者静思。大修行者不妄语,何况大师起誓明心,悲心无量,我等不虔诚求法,依法而修,更待何时?虽一时无缘求得内密灌顶,亦应及时求得显密灌顶,取得合法因缘而修此法。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时待虑。
记明
    此法为金刚乘无上部观音菩萨成就密法,是经仰谔益西诺布大师与传自十五世纪的西藏佛教圣尊檀汤嘎尔波大师合密瑜伽法义传承,依法次第而修持成就者比比皆是,万无一失。檀汤嘎尔波生于一二六一年,转世于一四八九年,现在继续在西藏转世,世世为至高圣者阿阇黎,世人称为大成就者,一生多受观音菩萨亲教。仰谔大师授金刚阿阇黎无上部内密法,本身持灌无上内密五顶(五顶属内密,均得坛场三洲感应),显密俱通,妙谙五明而无缺。他是未来狮子吼佛的化身,藏密最高成就的女圣母金刚亥母阿王诺布帕母也在她的《子必依论》中赞叹仰谔大师为当今最高大法王。大师却对他的弟子们讲:我非菩萨化身,我乃一普通众生,因依师佛之法而修生得智慧,今日才能作你们之师,所以普通众生只要依法修持,四宝加持,一旦夙障消除,即能成就无疑,故当知心佛众生,法性平等,三无差别。
    []修瑜伽法之前,先依法修四加行圆满,结合修学阿王诺布帕母之系列论着,然后经显密俱通、五明俱足之法王灌以内密之顶,于其灌顶坛中护法左证,传以三密,授是此法,而随入修方可相应,是为上妙圆满殊胜因缘之修。
    []对根器缘起殊胜者,在学习帕母论着时同时勤行四加行期,或发大乘菩提心,奋修六度万行者,在未遇内密灌顶之法王上师缘法前,只要认真修学,仰谔法王会于三昧中为之灌顶,此为合法因缘之修。
成就纲要
    []此法真假修别
    修此金刚瑜伽圆满法,有假修与真修之别,其它任何佛法一复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易者持恒难。何为假修?不将加行实用于处事接物、日常生活、有为法相无为见中,是为假修。于正行中持咒修观即是摄心,上座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修观时声诵而意不观,亦名假修。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无脚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单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为真修?真修者鉴于决心学佛,永恒不生退悔,世间法中出世法见,三业应照加行付之实践,在座上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修观时意随文入,三业打成一片,始终如一,乃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应,成就有余。

金刚瑜伽圆满法下卷
仪轨

凡修下法必须熟读上卷,并认真修学阿王诺布帕母的系列论着,否则犯未习论戒。

顶礼密乘诸教金刚上师
    顶礼十方诸佛菩萨

             金刚总持
       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 转造

一、加行
[] 皈依发心:首先得明了修行学佛为了何因,故当解行以下四句: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 为利众生愿成佛
[] 观无常
    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体四大合,一复如是义。应于静处前思后想,亲友离别、事时推岁,乃至青越壮,由壮归老,将入其土。观声响、观流水,一去不回头,观当下念头言语已成无常,而吾将接近亡故,死无定期,一气不来当下两手空空而赴黄泉,世间诸有无从带去,当下肉体一复如是。意念观成实相则生怖畏,此时出离心进入生起次第,四部瑜伽一复相应,诸有法门一复如是。
[] 三聚净戒
    1. 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2. 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3. 摄众生戒,誓渡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渡。
    于此当静观我既发心学佛、解脱轮回,故当严守三聚净戒,不可有犯。
[] 十善
   我于静观深思十善,若如佛所云修法得用无疑,若行持有异,当下修正。
    1. 不杀生而行放生;
    2. 不偷盗而行施舍;
    3. 不邪淫而修梵行;
    4. 不妄语而说实言;
    5. 不绮语而说质直语;
    6. 不两舌而说调解语;
    7. 不恶口而说柔和语;
    8. 不贪而修不净观;
    9. 不瞋而修慈悲观;
   10. 不痴而修因缘观。
[] 四无量心(念四次)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 远离贪瞋之心住平等舍
    随意即观慈悲喜舍,对诸众生于实际行动中发起四无量心,尔时当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儿女、岳父岳母、诸亲眷属、常处身边亲近友人,次第而进,随之散于六道众生及法界一切众。对诸有情,观如往昔互为父母、互为妻室儿女,实则如是,故当三业相应于慈悲喜舍,落实于众生三业。尔时,自观次第而进,若于生身父母、妻室儿女均未相应,口言行于众生则为假相,故行者于此多思。四无量心生起实相,而后勤修六度万行,则念念不忘自觉觉他,故当发大乘菩提心,渡众生脱离轮回,众生有苦即我苦,众生不尽我长渡。发此菩提心,由行者自立愿心,言出必行,不可三业有异。若口言渡生,而返照四无量心,未能三业相应,渡生则无实相,若未三业相应,纵能终日持咒、修观、诵经、打坐,终归竹篮打水无从收益。故当日审,依照佛义、上师之教,查己为任,凡与教违当下正之 (文诵至此,静而思之)。透关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入正行解脱无疑。
[] 六度
    1. 布施度悭贪;
    2. 持戒度毁犯;
    3. 忍辱度瞋恚;
    4. 精进度懈怠;
    5. 禅定度散乱;
    6. 般若度愚痴。
    修观音法,成观音境(成就于观音),故当行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于利乐有情。大行大慈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诸佛菩萨均依六度及诸法而成正觉,故我等若成观音正觉,必依行入法,方可与佛同处法性合一。

此时  (行者静思三业今昼之日可否上应 )
[]金刚萨埵  (修咒七遍) ⋯⋯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
 班杂 萨埵萨麻雅 麻努巴那雅
班杂 萨埵得罗巴帝叉 只卓美巴瓦
苏埵卡约美巴瓦 苏波卡约美巴瓦
阿努拉埵美巴瓦 萨瓦期地美布拉雅叉
萨瓦噶麻苏咱麦 资当洗央古噜吽
哈哈哈哈火 班噶湾萨瓦答他噶答
班杂麻美木杂 班杂巴瓦 麻哈萨麻雅
萨埵阿 吽呸
Om Ban Tzar Sa Do Sa Ma Ya Ma Nu Ba Na Ya
Ban Tzar Satt Do De Lo Ba Di Tsa Tzu Tzo Me Ba Wa
Sutt Do Ka Yo Me Ba Wa Su Bo Ka Yo Me Ba Wa
A Nu La Do Me Ba Wa Sa Wa Chi Di Me Bu La Ya Tsa
Sa Wa Ga Ma Su Tza Mai Tzi Dan Si Yan Gu Lu Hon
Ha Ha Ha Ha Huo Ban Ga Wan Sa Wa Da Ta Ga Ta
Ban Tza Ma Me Mu Tza Ban Tza Ba Wa
Ma Ha Sa Ma Ya Sa Do A Hon Pe

注:文以下为正修入观,每一节随诵随按步作观,每节完后,将已作诵观回溯一次,时间多少习常而定。持咒时需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咒语的音声上,并努力体会它的神通力,大部份修观的时间需花在持咒及修习下述的无色定上(看熟后注文不念)

二、正行

[] (皈依) 念四皈依四遍 (四皈依)

诸佛正法众中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功德 令我成佛渡众生
(念皈依发心四遍)


四皈依
南无古汝白 南无布打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桑嘎耶

[]

我等众生满虚空  顶有白莲及明月
其上一于中现 至尊圣者观世音
洁白光明散五彩  含笑悲悯视众生
         四手上二成合掌  下二(上升)各执晶珠与白莲
丝绸宝饰严其身   胸覆鹿皮顶宝冠
冠上端坐阿弥陀   双腿盘作全跏趺
背靠一轮清净月   彼为皈依之真性

作供养 (持八供咒七遍)

八供咒

 阿港 巴当 布白 都白 阿洛格
更得 勒微得 下打 扎底杂吽 娑诃
0m Wor Gan Ba Dan Bu Be Du Be Wu Lu Ge
Gen De Le We De Sha Da Tza Di Tza Hon So Ha

[] 想我及众生同声祝(诵七遍)
    我今顶礼观世音  全无过患之圣者
    宝躯洁白净无瑕  头顶严饰圆满佛
    双目悲悯视众生  悲性雄中得解脱

[]

如是一心祈祷毕  圣者宝躯现光辉
尽除妄想秽业相  处境悉成极乐国
众生身口意三业  皆成菩萨身口意
色声法尘尽成空  一切唯是无分别

持心咒 (多多益善,持咒得成就之境时,仰谔大法王将会于三昧中传以耳传修咒)

心咒
嗡嘛呢叭咪吽    

持观空咒 (七遍)

观空咒
  桑巴瓦 沙瓦打马 沙巴瓦  埵行
0m San Ba Wa Sho Da Sa Wa Da Ma Sa Ba  Wa Sho Do Han

[] (反观自性照见三轮体空,无有作者、受者及所作者)

[] 起身

我相他相皆圣体  声音悉为六字韵  意是大智之枢纽

[]

但愿由于此功德  我德速成观世音
遍渡一切诸众生  同登彼岸尽无余
现生金刚部圆满  悉皆等位观世音

决定速急满愿咒(七遍)

满愿咒
达雅他  班杂 予已雅 阿瓦补达拉 娑诃
Da Ya Ta Om Ban Tzar Yu Yi Ya O Wa Bu Da La So Ha

每日修加正二行仪轨四座或二座,咒定和无色定定力较好的行者,可每日广座或三五日、三五月一座,意为出定时间长短而定。因为有的行者工夫甚深,一修持即坐上几月乃至半年才出定。 

    释义
(此文十分熟悉后可不念)

一、皈依
    这一节修法所表达的是修学佛法的两个主要动机:受皈依和发菩提心。在任何佛教修法之前,行者都一定要表现这两个意念,事实上,它们在修学佛法的进程中,是不可少的。受皈依(修法文中的头四行)是正式声明行者的最后皈依处或最高理想是师、佛、法和僧,换言之,行者决定以师、佛、法和僧作为他最终的楷模,直到自己成佛。受皈依的时候,行者会记得师为三宝总相,师代表佛传法。佛是一个确实圆满正觉的人,他对于所有的佛教徒都是一个最高的启示。所谓法,即是佛所阐释的最高奥义、哲理和方便,即了生脱死之法度,而以经藏为其代表。僧伽就是圣众的集团,换言之,即是一切企图发展心智以期登入佛地的圣洁众生的总称。如此之师、佛、法、僧是佛教徒所修重而示以最高敬意的。
    在诵四皈依的时候,行者须观想他四周围绕着他的父母、朋友、怨仇,乃至一切众生无不与他同坐一处,同受皈依。在这一切众生之前的空中,有上师、佛菩萨、代表法宝的藏经和僧伽,观想圣者和众生,可以增进行者受皈依的誓愿力。
    第一次受皈依,大都是在上师前为之,受了皈依就等于正式走上了佛道,在此之后,须常常背诵四皈依文,尤其是在每次修法之前为不可少,以提醒行者毋忘他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全在于心里面的真诚之意。
    发菩提心(即第一节第三、第四两行文字)是受皈依必然的结果,而为佛法中最重要的观念,这段文字是说行者尽一切努力求悟,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谓一切努力,包括所有的佛教修学方便,诸如布施、助人、读经、修习禅定等等,皆是行者于实行这些方便之时,如申明所作一切皆为了成佛度众生,即可构成一强大的愿力,可使弥漫于一切随之发生之事物之间,而使他们发生变化,发了这菩提心,可使行者不至将修习佛法的努力虚耗于私利的获得上而造成重大的错误。
    在实际开始修法之前,先须观修加行。首先想见轮回世间的无量众生所受的各种痛苦。佛教将众生分为六类: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及地狱众生,一般认为每类众生自有他自己的生存领域,但从另一观点去看,即在人类(经称人趣或人道)中也可以看到这六种生存型态存在。
    天住在物质的天堂里,但他们的心智甚少发展,他们在生命将尽、发现自己的弱点时,大为震惊而痛苦万分。阿修罗生性嫉妒好诤,终生斗争不已,没有机会对精神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更不可能深入解决。畜生生性愚笨,缺乏清醒明白的智能,他们一生为生存而挣扎,也常被迫为其它众生作奴。饿鬼的欲望永难满,因为它们本性吝啬,所以虽然终生不停的寻求衣食,却似乎只能难得获得些残羹剩肴、破衣敞衲。地狱众生完全受他们自身的憎忿所控制,因此受尽种种极残酷的凌虐和深巨的痛苦。人类中虽然也都有某种程度的这类问题,但他们有足够的智力,使他们偶尔能够从这痛苦而无结果的挣扎中跳了出去,而产生出世的智慧,因此人道是最方便可于中修行佛法的地方。想想世间众生之多,超品人类的数目不知凡几,便可知生而为人实在是一种稀有难得的幸事,但是在人趣中仍不免有病、无明、求不得苦和死亡等主要的问题。
    虽然我们能够察知身外有痛苦存在,但每一个人并不一定都能亲身体验到极度痛苦的冲击,不过只要想一想痛苦存在的广泛性,便不难激发一个人的慈悲心,使他兴起拯救众生的宏愿。我们须体会到发展智慧的重要性,以期有效的拯救一切众生,俾得在心与境两者间都能造成一真正的转变,能够了知智慧与慈悲之必源,可以加强行者修法的决心,并认知生而为有智健康的人,此种机会十分稀有难得,应当充分加以利用。
二、现相阶段
    行者现在开始正式修法,这一节称为现相阶段,因为它逐步叙述观想时观音菩萨形相出现的过程。
    开始时行者先再度观想虚空中充满无量众生,这无量众生弥漫于宇宙中每一个角落,行者想象他们都坐在一处广大的面积中,和自己一起静坐修法。
    行者观见这些众生的头顶上有一朵八瓣的白莲花,莲花的根生在这些众生的头里,从头上的天顶穴(头顶额门处)伸进去,花瓣的尖端平托着一白色的月轮,和打坐用的坐垫相似,但极为平坦。
    在这月轮上忽然出现种子字舍字,具体形态正文法本中已注明,这一个字为诸佛慈悲智慧精粹之所在,观想此字立于月轮之上,面向前方,其色洁白而极为光明,其光受强烈的悲性所激荡,几乎呈为脉动式而遍照全宇宙。
    接着这种子字又自动的转变为圣观音菩萨的法像,观音的肤色洁白光明有如秋月,体放五彩光辉,作白蓝红黄绿诸色(这五彩代表构成世界五种原素),其光遍及全宇宙。菩萨面现微笑,双目含慈俯视世间一切众生,他有四只手臂,两臂合掌当胸作祈祷状,这是对无量诸佛致敬的姿势;在外侧的左手握着一朵美丽的莲花(菩萨的象征),而外侧的右手则握着一串水晶的念珠(象征无休止的悲心)。
    观音菩萨身穿传统的菩萨穿的丝绸制成,上有金锈织的图案璎珞,有宝石、耳环、项链、手镯、腰带、脚镯等,左肩披一块鹿皮以象征他对一切众生的大悲心,他的头发织成辫子绕在顶上成为一个髻,其余的则散披着,他头顶宝冠,在冠的前方有一小尊红色的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的上师,也属于这一系谱,几乎所有的观音像顶上都有一尊阿弥陀佛,以表示对这位重要的佛陀的尊崇和传承。
    观音菩萨采金刚坐姿,两腿交加,右脚置于左大腿上,左脚置于右大腿上,他的背靠在竖在他身后的另一个白色的月轮上,这月亮象征慈悲的清凉光辉,用以克服贪受的痛苦热恼。
    本节的最后几句话是要教导行者,要他明白他头上的观音菩萨并不是一个观想所生的幻象,而是真实的观音自身,行者须想象这菩萨是一切诸佛(即值得行者皈依的对象)的智之精英,如此观的形象即成为最高的佛性,具有无比的威力而且能与行者直接交感。
三、向观音祈
    以下几行文字是传统的称颂观音的祈祷文,其中将观音菩萨的重大德行作了一个总结,文中圆满佛即系指阿弥陀佛。
    行者一面记住前此所作的种种观想,一面须读诵这祷颂多遍,此篇祈祷文所表达的是对菩萨深邃崇高心境的尊敬和崇仰,这种心境与行者自身以及在生死中轮回不已的一切众生的混乱而充满贪欲的心情恰成一对比,因此行者应恳切祈请菩萨予以护佑及加被。
四、变化及持咒
    前文所述之恳求及切愿均表示行者已准备成熟,到达施慧的阶段了,因此菩萨的心中油然起生协助生死苦海中一切众生的念头,他的身体开始放光,照耀整个世界,这光能扫清世间因我们无明过失而造成的一切虚幻的痛苦问题及混乱,行者想象整个外境(物理世界)均为光明所照及,立刻所有的物品都变成最美丽与最有意义,换言之,都变成了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及观音等善知识所居之处)的装饰品。举个例子,行者打坐的房间变成了一座适于觉者居住的水晶宫,同时世间一切众生也都因被此光所照而起了变化,使得他们的觉性大为发达,他们的身成了观音身,所说的话都成了观音的六字真言,而他们的思想也都呈现为自发的菩提心。
    易言之,所有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转变成一个觉者境界中的世界所应有的形态,菩萨的光将我们的妄心涤荡净尽,使得一切世界的对立性全部销熔,一切色声思想都成为无分别而与空性成为不可分离,心境到达如此洁净的境地时,行者可以开始持咒了,持咒遍数愈多愈好。但至少须有一百遍,在持咒期间行者尤须将上述所作各种观想持令不失。
    这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是观音菩萨的全部悲心和行谊的精粹法之精要,具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金刚部心(即羯摩心),拥有五佛形体和智慧的金刚力,为金刚乘法。
    (请注意:一般将这真言译为莲花中的宝珠万岁是错误的)也有人说真言中的六个字相当于六趣以及与之相应的六色、六欲、六智、六佛等,这咒便有许多其它解释,但在持诵时用不着统统想着他们,单凭这六个字的声音的内在力量已能很自然地将观音的智慧和慈悲传达于行者,并透过行者达于一切众生。
五、完成阶段
    持咒完毕,全部现相随即消失溶入空中,此时行者已有了观音见道后的智慧,因此他可以了知世间万物(包括观想所见的在内)的相对性,此时应将心沉潜于它的自然状态也就是觉性之中,一切由心造的对立现象都泯灭无余,无论是作者、受者或所做者都失去了意义,已无一物可执取,即使这清明澄澈快乐的境地也无可贪着,反之,行者沉溺于自己的性中,这性就是原始之真实,行者在这自我解脱的境界中逗留的时间愈长愈好,因为这是本修法中最重要的部份。
六、修毕起身
    从上述定境出,行者会把一切都看成观音的经验境界,他将一切众生和形象都视为观音自身,把一切声音视为六字真言,把一切思想视为观音的慈悲智慧,由修法所得的经验的启示,他对实相有了新的深奥而圣洁的看法,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只看到它最光明的一面。
    行者需将他在定中所得的悟境尽量溶入他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说他必须避免对立性的思想和贪着外物,反之他应培育慈悲心,对一切众生要友善及施以援手,同时并须牢记一切现象皆是虚幻。
七、回向功德
    不论是佛教中的哪一种,依法、依照传统,在修习完毕时一定要说一段话,表示对修习所得的功德分与一切众生共享。和开始修习时一样,行者重申他的初衷,他是为了一切众生的乐利而非自己私利而修学佛法的,行者誓必成为观音一样的菩萨以救渡一切其它众生,使他们各各获得解脱者的心境。多杰洛桑老法王说:「由于此法乃为莲华部之法汇由于仰谔大法王之金刚力特密灌加升起了金刚力部的境界,故移为金刚部法即是为金刚部圆满法。也就是密乘中最能使众生成就的大法,根据我洛桑亲自所修,证明他的法力是非常大的,我修了若干金刚法都不如此法之伟大」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注:金刚瑜伽圆满法摘自《圣僧铁记》P93P127还是希望大家以《圣僧铁记》电子版为准!

copyright © 2023 如来正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量:59293